进入夏季,贵州省施秉县杉木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兰变得格外繁忙。“白天漂流游客接待量已突破3000人次,最近在不断更新‘夜漂’产品,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。”她说。
漂流河道里的“供需两旺”,反映出的是施秉县发挥山水自然资源禀赋,推动旅游业态提质升级取得的明显成效。
游客在杉木河上乐享漂流清凉一“夏”。人民网 涂敏摄
(资料图片)
施秉县撷取巴施山之“施”和秉溪之“秉”,故名施秉。有山、有水,守着良好的自然生态,如何找到发展的新动能?90年代初,施秉县找出了一条路子: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,以旅游业为龙头,带动第三产业发展。
从何处着手?千头万绪中,施秉抓住“水”这个要素。在施秉县域内,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、河长大于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4条。其中,杉木河发源于施秉北部原始森林,河道全长44公里,天然落差640米,是漂流的理想场所。由此,施秉精选杉木河10公里水域打造漂流路线,开始做起“水文章”。
1995年,杉木河首漂成功。得益于清纯透亮的流水、险峻嵯峨的峰丛,景区迅速成为“贴近自然”的热点线路,八方游客慕名而来,打开了施秉旅游市场的出口。乘势而上,施秉提出打造“中国漂城”品牌、树立“中华第一漂”形象的目标。
品牌要立得住、叫得响,需加强内涵建设。曾有游客在体验杉木河漂流后戏称:“不到浪中翻个滚,哪知杉水是甜泉”。抓住“矿泉河”这一特质,施秉推动质量认证工作,2006年,杉木河通过ISO9001、ISO14001国际环境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,让“中国漂城,泉水漂流”的品牌逐步深入人心。
伫立在杉木河起漂点前的“中华第一漂”石碑。人民网 李丽萍摄
“自然漂”“干净漂”“矿泉水上漂”……随着牌子越来越响亮,施秉当初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”的愿景逐渐变成现实。据统计,自杉木河景区运营以来,每年都有10万人左右到施秉漂流。在2010年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,杉木河景区被评为“国家精品旅游景区”。
“去年来玩过一次,今年刚放暑假小朋友吵着还要来”“惦记着要来玩,这都来第三次”……涧随山转,车随涧行,坐在开往杉木河起漂点的摆渡车上,操着不同口音的游客聊起故地重“漂”,语气里仍是期待。“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,才能持续稳定并扩大客源。”汪兰说,诀窍是精准定位、提升服务。
杉木河常年水流量为4.2立方米/秒,漂流其中可感受“有惊无险”,适宜开展“亲子漂”“老年漂”。增派安全员、开设戏水区、配置玩具水枪……杉木河景区锁定“一老一小”的客户需求,在漂流中增加卡通元素和玩乐项目,并对景区进行改造升级,增强舒适性与安全性。“小孩想来玩、老人敢来玩,顺便也把中青年人带来了。”汪兰说。
勤而不辍,进则有为。近年来,夏季“清凉游”成为热门出行选择,施秉依托景区内宜人气候优势,抢先做起“凉经济”文章,通过升级杉木河基础设施,优化景区游线,开发旅游“夜”态。去年4月,杉木河夜漂景区运营,成为贵州省首家集夜游、夜漂、夜宿为一体的景区。
一家人共享杉木河漂流乐趣。人民网 龙章榆摄
“立竿见影,翻了两番!”对新业态带来的变化,汪兰印象深刻:去年在“白漂”项目体验人次超13万,创下历史新高的基础上,夜漂入园人次直接突破55万。
夜漂景区在保留原有戏水、烧烤等功能的同时,增加了山谷观光酒店、玻璃观景悬廊、水滑道等特色体验性项目,以及观光小火车、峡谷灯光秀等观赏性项目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新玩法。“我们打算在附近吃点东西,恢复下体力,晚上接着去夜漂。”站在岸边,刚漂流完的贵阳游客王爱红显得意犹未尽。
基于夜漂景区,施秉进一步推动杉木河景区构建起了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一体化旅游业态,摆脱了曾经“上船下船、爬山下山、吃饭走人”的瓶颈,让更多游客选择留了下来。
举行水龙狂欢抓鱼比赛、开展首届儿童“逆流争渡”趣味游戏、设计水上拔河趣味活动……今年暑期期间,乘着“体育+”之风,杉木河景区又创新推出系列漂流产品,让游客在竞技、互动的过程中享受亲水、玩水的清凉和乐趣。此外,景区还针对儿童、学生、老人等人群制定优惠项目,为旅游经济再添了“一把火”。
光影交错的杉木河夜漂景区。施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以水得名、因水而名,依水兴旅、以水富业。施秉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三十年来,施秉循水而上,开发资源、打造品牌、升级业态,逐步形成多点支撑、多元融合、多业共生的水休闲旅游生态。未来,施秉将以升级打造“中国漂城”为核心,持续深入带动县域内其他旅游产品发展,进一步将水滋养的灵气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。